楚扬灵提示您:看后求收藏(抖音书屋douyinshuwu.com),接着再看更方便。
茶百戏,也称汤戏、茶戏、水丹青等,是一种可以使茶汤纹脉形成物象的茶道艺术。南朝时,茶百戏可与琴棋书画并列,是士大夫所喜爱的一项文艺活动。
扬婉的母亲萧氏出身大姓氏族,雅好风流,自然精通此道。
眼见那茶道老师说完了这句话,便任几位嘉宾自行操作茶具了。杜老爷子是最兴致冲冲的,拿到茶道工具的第一时间就兴致冲冲地尝试起来。彭春秋则是很严谨,戴上了老花镜,每样东西都一本正经地琢磨了会儿,决不轻易下手。
汤芸和徐琰两位女士则是边聊天边尝试,汤芸说:“以前都是看古代电视剧里,古人焚香点茶,这还是第一次自己亲手做,还怪有意思的。”
中间沈舟回新研究的课题有些急事,出去接了个电话,因此没参与这点茶环节。余下几人便一边聊着,一边或碎茶或碾茶。那位年轻的茶艺老师也在各人之间转悠着,不时耐心出言点拨两句,俨然一副老师上课的样子。
【梦回高中课堂,2333】
【有种老师批作业的赶脚】
等那茶艺老师看到了扬婉,却发现她的桌上茶碗、茶臼和茶筅等工具都还原封不动,以为她是不会,老师俯下身问:“怎么了,是有哪里不会吗?”
直播间弹幕继续冷嘲热讽。
【扬婉不是对老师不满吗,她行,她怎么不上?】
【我看扬婉是刚刚老师点茶不认真看,现在自己要点了,傻眼了吧】
面对茶艺老师的疑问,扬婉摇摇头:“没有。”
事实上,她刚刚是在想,今天的茶百戏,要点出什么图案呢?
在南朝,茶百戏会的人不少。因此大家不只比会,还比精,看谁的图案点得更精美讨巧。
她本想点个花开富贵或是竹节高升的图案,但是想想又觉得俗气,且现在不是南朝,点的图案总要节目观众喜欢才好。
说起观众喜欢的东西,她仿佛是在百度或者是在短视频里看到过……这个时代的人们,仿佛特别喜欢一种黑白两色,爱吃竹子的动物,好像叫……猫熊?
还是叫熊猫来着。
扬婉不太确定,心下却已经确定了,手上拿起了茶碗和茶臼。那茶艺老师恐她不会,因此只在她旁边站着,笑着说:“没事,你来点茶,我在旁边看着,有什么不懂的,随时和我说。”
扬婉颔首,手上动作起来。先是碎茶,将团状茶饼放至木质茶臼捣碎,碎茶放入碾槽碾成茶末,筛网细筛,滚水烫盏,倒入茶末,再二次注入滚水,动作如行云流水,不似杜老爷子他们手法生疏,扬婉的动作没有分毫的卡顿。
直播间弹幕沉默了一瞬。
【怎么感觉……扬婉挺娴熟的?】
【感觉扬婉比杜老爷子他们要熟悉点茶】
扬婉的粉丝就有点怜爱扬婉了。
【婉婉肯定是参加综艺之前认真学习了解了茶艺吧】
【婉婉有颜又认真,真是越看越喜欢~】
【婉婉加油!】
等到滚水注入茶末后,就是用茶筅搅拌的环节了——这也是古代电视剧里常拍的场景,扬婉动作灵巧,面上也丝毫不见为难的样子。然而她那手上动作极快极娴熟,手轻筅重,指绕腕转,茶筅搅拌迅速,几乎形成了虚影。
直播间网友折服于扬婉惊人的手速。
【……这是正常人类能有的手速吗?】
【单身五百年的我也甘拜下风】
茶艺老师也感到颇为惊异:她的手法极其娴熟,如果只是参加综艺前临时学习了解,是完全不可能达到这种程度的……真要说起来,倒像是日日练习,日日点茶般的。
但茶艺老师很快否认了自己想法:点茶虽说是风雅,可毕竟是古代茶道文化。除了自己这种在茶文化园里工作的之外,现代人,哪有日日练习点茶的?
应该只是巧合吧。
茶艺老师这样想着,转眼看扬婉手中茶已释放纯白汤色,她忙道:“这样就好了,可以停下了。”
点茶汤色以纯白为上,青白次之,灰白再次之,黄白为最次。
纯白证明茶质鲜嫩,青白说明蒸茶时火候不足,灰白则是火候过了,黄白则是采茶不及时的缘故。
今日用来点茶的原料,是顶尖的雨露秋霜的团茶。茶质是数一数二的好,自然,点出的汤色也是纯白的。
所以,到点出纯白汤色,整个点茶的环节就可以结束了。
然而扬婉手上的动作却未停,只是稍缓,她眸光下垂,徐徐用手上的茶筅去击动水面,一下,两下,茶汤中纹路泛起,却看不出她用意何为,直播间网友也觉得颇为奇怪。
【老师不都说可以停了吗,扬婉怎么还在点茶?】
【感觉她手上的动作和刚才不一样了诶】
唯独年轻的茶艺老师瞧着扬婉手中的茶筅,目光却凝定住了:如果她没猜错的话,这是——
视线如同胶黏,此刻茶艺老师再顾不上别人,只是聚精会神地看着扬婉的动作。
但见她眸光下垂茶面,手扬而筅落,如同魔法施加在了那茶汤表面,泛起汤花渐渐聚拢,绘成节节植物,有眼尖的网友看了出来。
【是竹子!茶水里出现了竹子!】
更多内容加载中...请稍候...
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,若您看到此段落,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,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、畅读模式、小说模式,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,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!
小说推荐:《苟道修仙,从种田开始》《桃花山刘家修仙传》《锦宫春暖》《末日杂货铺[经营]》《星空职业者》《历史直播,开幕暴击》《落崖三载后》《长生从炼丹宗师开始》《大明:嘉靖修仙啦》《少女的野犬》